内页横幅

建立碳足迹管理体系:汽车产业链路线图

Jun 20, 2024

 

15部门发布《实施方案》:汽车产业链碳足迹管理路线图

6月5日,生态环境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等15部门发布《建立碳足迹管理体系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方案》),碳足迹管理体系工作正式提上日程。

《实施方案》提出,到2027年,初步建立碳足迹管理体系;制定并发布与国际接轨的国家产品碳足迹核算通则,推出100项左右重点产品碳足迹核算规则和标准。到2030年,碳足迹管理体系更加完善,制定出台约200个重点产品碳足迹核算规则和标准。

对于汽车及零部件行业来说,碳足迹管理体系的建设具有特殊意义和紧迫性。中国汽车及零部件出口强劲,抓住“第二曲线”已成为产业链上下企业不愿错过的增长机遇。在“走出去”的漫漫道路上,除了产品本身,建立完善的碳足迹管理体系是企业必须面临的全新重大考验。

事实上,《实施方案》也将新能源汽车作为重点领域,将按照先试行团体标准,再逐步转化为行业标准或行业标准的原则,制定重点产品碳足迹核算规则和标准。国家标准。

同时,《实施方案》还提出建立健全产品碳足迹因子数据库,依托国家温室气体排放因子数据库,重点关注基础能源、大宗商品及原材料、半成品等重点领域。产成品、运输先行发布产品碳足迹因子,并建立全国产品碳足迹因子数据库;建立产品碳标签认证制度,研究制定产品碳标签认证管理办法,明确适用范围、标签样式、认证流程和管理要求;建立产品碳足迹分级管理制度,鼓励企业按照相关标准和要求开展自身及供应链碳足迹评价,促进企业挖掘碳减排潜力,优化供应链管理,提升低碳竞争力产品数量;探索建立碳足迹信息披露制度,鼓励企业通过环境气候信息披露、可持续信息披露或自愿评价认证等方式分阶段、分步骤披露产品碳足迹核算结果和报告。

这是前所未有的挑战。在建立碳足迹管理体系的过程中,中国汽车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必须认识到其艰巨性、复杂性和长期性,如要素互认、标准统一、人才差距、国际关系……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谨防清洁行业的“碳壁垒”

中国政府提出2030年碳达峰、2060年碳中和的“双碳”目标后,汽车行业在原有节能环保努力的基础上,达到了新的认识水平,行动也取得了一定成效。变得更加详细和强大。但专业人士指出,与此同时,一些国家和地区碳壁垒政策的制定也明显加快,旨在抢占全球气候变化应对和国际贸易规则制定的主导权,以维持自身的地位。拥有全球产业结构和分工。

当地时间6月12日,欧盟委员会宣布对比亚迪、吉利、上汽汽车征收临时惩罚性关税,并于7月4日起实施,此前90天内注册的电动汽车还可追溯征税。此外,针对中国电动汽车的反补贴调查将持续到今年10月底,届时欧盟委员会将决定是否征收“永久关税”,该关税通常持续5年,除非欧盟国家压倒性反对,否则将实施惩罚性关税。

不久前,欧盟新电池法配套规则——电动汽车电池碳足迹计算规则及附件草案(以下简称“草案”)结束了为期一个月的征求意见期。

欧盟新电池法规定,自2027年起,出口欧洲的动力电池必须持有符合要求的“电池护照”。这个数字ID包括电池制造商、材料成分、碳足迹、供应链等信息,其中第一个成为“老虎”的就是产品碳足迹信息。动力电池企业需自2025年7月起公布产品全生命周期的碳足迹值。

《草案》因仅保留了2023年6月发布的旧草案中的“全国平均用电量组合”和“直连电量”计算模型,直接取消了“供应商用电产品”和“剩余用电量组合”。也就是说,《征求意见稿》对产品全生命周期的碳足迹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根据《征求意见稿》,对于动力电池生产环节中碳排放占比最大的电力碳排放部分,企业很可能按照“全国平均用电量组合”计算电力碳排放值,以及我国的电力碳排放值。价值高于许多欧盟国家以及日本、韩国等主要动力电池生产国。这将要求企业不仅要对供应链环节进行碳足迹盘查和检查,还要计算出最终的碳足迹数据,这很可能对中国制造商的产品不利。

碳足迹工作的挑战和机遇

据了解,动力电池行业已基本完成碳足迹体系框架构建。不过,业内专家指出,这只是第一步,后续的关键是如何加强标准互认,因为《草案》规定,追踪电力生产的唯一工具是直连,这是对绿色电力追溯最严格的定义。目前国内符合规则直连要求的绿色电力只有自发电自用的分布式光伏或风电,且这部分电量较小,无法满足实际生产用电需求的企业。中国煤电占发电总量近60%,远高于欧盟。如果用电网平均碳足迹系数来计算电力的间接排放,那么同等条件下,中国生产的动力电池的碳足迹将远高于欧盟生产的碳足迹。这将使中国出口欧盟的动力电池与当地生产的产品相比在碳足迹方面处于劣势,这对中国企业非常不利。

从无到有:困境与挑战

随着全球碳中和进程的加速,除了动力电池之外,对产品碳足迹的要求正从整车向其他零部件蔓延,甚至向更上游的原材料和能源端蔓延。对于国内汽车产业链来说,建立完善的碳足迹管理体系的难度不言而喻。张婷认为,挑战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

首先,从认知上看,目前企业在组织层面有“碳焦点”,但在产品层面还没有完整的“碳指数”。行业仍缺乏科学、系统、完整的顶层规划指南,对于建立什么样的管理体系、如何建立,行业尚未达成共识。

其次,组织碳的构成主要包括直接排放和间接排放两部分。减少直接排放的手段包括企业采用低排放工艺、用清洁能源替代化石燃料、提高能源效率、购买低排放原材料等;减少间接排放的手段包括提高能源效率和使用绿色电力。从计算角度看,涉及的数据和指标复杂、数量众多,很多数据无法获取。 “没有数据,就没有标准。”张婷说,最底层

需要帮忙?与我们聊天

留言
如果您对我们的产品感兴趣并想了解更多详情,请在此留言,我们会尽快回复您。
提交
联系我们 #
+86 13521210668

我们的时间

11 月 21 日星期一 - 11 月 23 日星期三:上午 9 点 - 晚上 8 点
11 月 24 日星期四:关闭 - 感恩节快乐!
周五 11 月 25 日:上午 8 点 - 晚上 10 点
11 月 26 日星期六 - 11 月 27 日星期日:上午 10 点 - 晚上 9 点
(所有时间均为东部时间)

产品

whatsApp

接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