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页横幅

保密协议掩盖自燃事件

Jul 05, 2024

 

保密协议是自燃事件的面纱

近日,特斯拉因与车主因保密协议纠纷再次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据车主们透露,车辆起火后,特斯拉要求他们在赔偿时签署保密协议,禁止他们向媒体或公众透露任何有关车辆起火的信息。这一做法不仅引发广泛讨论,也引发人们质疑特斯拉是否试图通过保密协议掩盖车辆潜在的安全隐患。

 这种利用保密协议要求车主对车辆问题保持沉默的做法并非特斯拉独有,但作为电动汽车行业的龙头企业,特斯拉的举动更加引人注目。这种做法似乎成为了车辆自燃等问题的“掩盖”,让厂家可以在不公开问题的情况下通过赔偿平息纠纷。

但这种做法并不符合消费者权益保护的原则。消费者在购买产品时有权了解产品的性能、质量和潜在风险。当产品出现问题时,消费者也有权将问题公开,以便其他消费者了解并做出明智的购买决定。

近日,特斯拉Model Y自燃事件中,不仅整车被烧毁,车主车内价值3万至4万元的私人物品也化为灰烬。据消防部门初步调查,起火原因可能是车辆转向集成电路板连接器电气故障。面对这起事件,特斯拉表示愿意赔偿车主个人物品损失3万元,但前提是车主必须签署保密协议,承诺删除所有视频、照片和信息。与此次火灾事件相关的语音数据。

车主难以接受,认为这种做法侵犯了自己的合法权益。双方尚未就赔偿及保密协议达成一致。事实上,在电动汽车自燃事件频发的背景下,不少车企在补偿安抚车主时,往往会附加保密协议作为条件。这些协议通常要求车主不得向媒体或公众透露任何与车辆问题相关的信息。在一些车主看来,这种做法是车企试图掩盖问题真相、推卸责任的表现。

值得注意的是,这种利用保密协议限制车主的做法并非孤例。 2021年央视“3.15”晚会上,某车企因类似问题被曝光,引发争议。据报道,一些车主发现车辆存在严重问题时,被要求签署保密协议,以换取维修或延长保修期等条件。这些协议往往包含不平等条款,让车主在维权过程中感到屈辱和无奈。

对于车企来说,利用保密协议来限制车主,短期内或许可以避免负面舆论的蔓延,但从长远来看,这种做法不利于企业品牌形象和美誉度的建设。一个负责任的企业应该勇敢面对问题,积极解决问题,而不是试图通过保密协议来掩盖真相、推卸责任。因此,业内人士呼吁车企在处理类似事件时更加公开、透明、公正。同时,车主也应增强维权意识,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只有这样,才能共同推动电动汽车产业的健康发展。

保密协议作为合同的一种,其法律效力取决于合同成立和生效的构成要件。只要合同内容合法,是双方意愿的真实表达,那么该合同就具有法律效力,能够对双方产生有效的约束力。

**北京惠诺律师事务所合伙人栾飞飞**在接受《中国汽车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保密协议的效力会根据具体场景和协议内容而有所不同。以特斯拉与车主签署的保密协议为例,此类协议通常旨在通过给予车主一定的补偿来限制车主的行为,从而维护汽车品牌商和制造商的正面品牌形象。协议中可能包含车主不再向汽车制造商主张权利、不再追究制造商责任、不再向任何机构或媒体发布相关信息等条款。

“对于此类保密协议的有效性,我们需要根据签署协议的具体场景以及协议的具体内容来判断。”栾飞飞强调,协议内容违反公序良俗,损害公共利益,或者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的,协议无效。例如,如果车辆存在设计缺陷或者大量车辆存在共性问题,签订保密协议可能会向相关行业监管部门和社会公众隐瞒这些问题,这不仅损害了消费者的个人利益,还可能造成其他购车者的利益受损,给公共安全带来隐患。在这种情况下,保密协议应视为无效,车辆生产企业应及时采取通知、召回等措施,维护购车者的人身安全和合法权益。

但对于偶发的个别车辆质量问题,栾飞飞认为,此类保密协议应视为在友好协商、平等自愿基础上达成的有效协议。在这种情况下,车主做出一定的让步以获得一定的赔偿,承诺不通过事故向经营者索赔,并通过各种媒体手段维护品牌形象。该保密协议经双方达成协议后有效。

栾飞飞还指出,消费者无论是否签订保密协议,仍然有权向相关监管部门举报其他车辆故障问题,并通过法律手段维护自身权益。

随着夏季的到来,新能源汽车也迎来了火灾风险高发期。虽然近三年来,新能源汽车火灾发生率已从2021年的每万辆汽车1.85辆下降到2023年的每万辆汽车0.96辆,明显低于2023年每万辆汽车约1.5辆的火灾发生率。与燃油车相比,公众对新能源汽车的安全性仍存在误解。

**应急管理部天津消防研究所副研究员张亮指出,高温、高湿、雨季会增加新能源汽车的安全风险。因此,车主应定期对车辆进行保养、维护、检测,充电过程中避免过度充电。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理事长董扬也强调,虽然电动汽车火灾事故发生率低于燃油汽车,但我们缺乏处理此类事故的经验。因此,车主、应急处置机构、生产企业需要共同努力,提高新能源汽车火灾事故的处置能力。

法律专业人士建议,当车辆自燃且企业要求签署保密协议时,消费者应冷静分析情况,确保自身权益得到保障。通过详细了解保密协议的内容,判断签署的必要性,与公司协商修改,记录并保存证据

需要帮忙?与我们聊天

留言
如果您对我们的产品感兴趣并想了解更多详情,请在此留言,我们会尽快回复您。
提交
联系我们 #
+86 13521210668

我们的时间

11 月 21 日星期一 - 11 月 23 日星期三:上午 9 点 - 晚上 8 点
11 月 24 日星期四:关闭 - 感恩节快乐!
周五 11 月 25 日:上午 8 点 - 晚上 10 点
11 月 26 日星期六 - 11 月 27 日星期日:上午 10 点 - 晚上 9 点
(所有时间均为东部时间)

产品

whatsApp

接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