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车企ESG报告来看,回收拆解哪一家更擅长?
Jul 12, 2024
近日,在商务部召开的“以旧换新”新闻发布会上,报废汽车回收相关数据发布:5月份,全国报废汽车回收量达52.3万辆,同比同比增长55.6%; 1-5月,全国报废汽车回收量220万辆,同比增长19.4%,预计实现378万辆的年度目标。
与此同时,上汽乘用车、吉利控股集团、长城汽车、长安汽车、奇瑞汽车、蔚来汽车等均在近期发布的环境、社会和治理(ESG)报告中披露了相关回收数据。其中,蔚来全系车型车辆可回收率普遍超过98%。
在各车企发布的2023年ESG报告中,都强调了积极推行生产者延伸责任(EPR)制度的决心,以及与之相关的成效和数据。
例如,长城汽车2023年实现报废汽车回收量4325吨,每辆车回收零部件超过1万个,可回收价值达576万元;长安汽车2023年ESG报告披露,截至2023年底,报废汽车再生资源综合利用率达到75%,整车可回收率达到96%,关键零部件再生材料利用率不低于75%低于 5%;奇瑞汽车全系车型车辆回收率高达95%,重复使用率也达到85%;蔚来所有车型的车辆可回收率普遍超过98%,最低车型ES8的可重复使用率也达到90%,最高车型ES6接近92%。
“预计2024年报废总量将达到近千万辆。”中国汽车流通协会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议秘书长崔东树表示。他认为,目前排放标准低于国Ⅲ标准的客车,有的已经使用13年以上,车况较差,排放污染严重;而国IV排放标准的车辆平均车龄也有10年左右,其排放污染也是一个现实问题。今年推出的一系列“以旧换新”政策是汽车市场的一大利好,可以加速老旧车型的淘汰,促进汽车产业和汽车消费升级。
深圳市先进技术研究院新能源创新技术中心研究员胡凤林告诉中国汽车报记者,针对前几年报废拆解行业中的一些不合理现象,《废旧物回收利用管理条例》 《机动车》及其《实施细则》已于2020年实施,2021年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部、财政部、商务部联合印发《关于印发《机动车辆管理办法》及其《实施细则》的通知《关于印发汽车产品生产者责任延伸试点实施方案》(以下简称《通知》),明确以生产企业为主体,落实全生命周期管理理念,激发生产者责任延伸积极性。各方通过创新政策激励机制履行责任,从而提高废旧车辆资源的综合利用率。 《通知》提出,到2023年,形成一批以汽车生产企业为责任主体、具有推广价值的废旧汽车回收利用模式,确保报废汽车再生资源综合利用率达到75%,汽车可回收率达到95%,关键零部件再生材料利用率不低于5%。从已发布2023年ESG报告的车企现状来看,基本形成了循环体系,并实现或超过了《通知》提出的目标,为下一步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报废汽车回收再利用,既是汽车产业发展的现实需要,也是规范回收领域秩序、促进环境保护的应有意义。
结合今年实施的“以旧换新”政策,如何合理、规范、有效地消化“旧”,增加“新”,也是推动政策落地的具体内涵。 “根据我国出台的相关政策,汽车报废、回收、拆解是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的重要组成部分。”广东省城市经济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崔浩平向记者表示。记者。报废汽车拆解回收是指在合法合规的前提下,对报废汽车进行回收利用,并进行无害化处理,拆解可重复使用的零部件和主要总成,以及新能源汽车电池等。在下游应用市场,回收拆解涉及金属和非金属材料的回收再利用,对于保护环境、节约资源、促进循环经济具有重要意义。他举例说,一辆报废小汽车经过精细拆解后,可分解成约36公斤橡胶、70公斤塑料、740公斤废铁、100公斤铝等,这些都得到有效回收再利用。可以减少对原生资源的需求,减轻矿产开采对环境保护的压力。
此前相关部门公布的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报废汽车约1800万辆,但进入正规拆解企业的仅有约240万辆,占比仅为13.33%。 “报废汽车的回收利用具有多重效益,如果不能有效、规范地回收利用,就无法对资源利用或环境保护发挥积极作用。”华东汽车新研究院研究员林树仁表示。材料技术研究院向中国汽车报记者表示。过去,存在正规报废汽车回收拆解企业难以收集汽车,而大量报废汽车流向非正规渠道等“错位”现象。同时,一些地方对外地回收统一管理不够;垃圾处理环节不够顺畅;回收市场价格竞争激烈,正规回收企业无法与非正规渠道竞争等现象,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报废汽车回收行业的发展。 《报废机动车回收处理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等政策实施后,随着各地的监督检查,报废汽车回收市场秩序明显好转。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车企积极构建企业层面的回收体系,帮助报废车辆及相关零部件的有效回收再利用。
上汽集团2023年ESG报告提出,在以构建报废汽车回收利用体系为核心的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理念下,上汽乘用车致力于在汽车产品全生命周期中发挥主体作用。携手回收拆解企业,打造标准化回收体系;建设逆向回收体系,拓展综合利用场景;完善全生命周期碳排放评价,打造绿色供应链;进行数据记录,信息公开